【咖啡烘焙】哥倫比亞咖啡/SUAREZ PROJECT

之前已經提到哥倫比亞主要產區有兩種:商業咖啡產區,以及南部高海拔的精品咖啡產區,例如:聖奧古斯汀的薇拉產區(Huila, San Augustin、考卡省(Cauca)、托利瑪省(Tolima)以及納里諾省(Nariño,台灣普遍翻譯「娜玲瓏省」)。

這次購買的生豆是來自薇拉產區(Huila)的「Suarez Project」,欸?等等,Suarez應該屬於考卡省(Cauca)吧?沒錯沒錯,在考卡省內非常有名的咖啡產區就叫做 Suarez (蘇芮薇產區),巧合的是,薇拉產區和蘇芮薇產區的咖啡種植氣候、天然地形都極相似,差別在於,咖啡品種略不同(薇拉產區多種植Caturra,而蘇芮薇產區則種植Castillo),於是誕生了「Suarez Project」。

這款咖啡豆的口味實在難以忘懷,酸甜苦的口感都剛剛好,而且中深烘焙與中烘焙都有些微口感差異,非常有烘焙樂趣,最重要的是這款生豆很物超所值,可惜後來搬家沒有瓦斯爐,自家烘焙遲遲無法開張,又想念這一味,所以直接購買烘焙好的咖啡豆。但是我內心是有點抖的啊~畢竟同一款咖啡豆可以玩出不同風味才是樂趣所在~果然,咖啡風味真的很好,但是我還是想念自己烘焙(難道是傳說中的勞碌命?),一直喝相似的口味確實有點無聊,哈哈,可是!換個角度想,我的手沖技巧已經很平穩了耶!值得開心!

– – – –

LocationPitalito, Huila. Part of the Red Association Pitalito Group.  This coffee is grown on about 660 hectares of land represented by 300 families based in Pitalito who were looking to improve their annual income and quality of their coffee.

VarietalsCaturra, Castillo

Altitude1,800 mts above sea level.

咖啡豆資料網頁:https://ravecoffee.co.uk/collections/single-origin-coffee/products/colombian-suarez-1?variant=2757471567898#parentVerticalTab2

– – – –

【陪烘焙師喝咖啡】

第一次烘焙:聽見第一顆咖啡豆的波波聲,接下來50秒出現密集一爆,想要試試看中深烘焙,所以一爆結束後60秒滑行下豆。

養豆72小時後,濾杯濾紙手沖(水溫 90°C,悶蒸時間為 40sec),咖啡粉與水的比例是 10g 沖 120ml。果酸的風味很像紅莓,還有焦糖甜味,口感滑順,尾韻似巧克力的苦甜味,超棒!

【旅行中的咖啡香 】匈牙利。布達佩斯。fekete

時間邁入九月,英國清晨五點還是一片漆黑,我們已經背著小行囊,準備飛往布達佩斯。

這趟旅程預訂了一間位置超好、超棒的小公寓,打開Tripadvisor就可以看到超多顆星星的餐廳或咖啡廳,所以我們一出地鐵,就被轉角的 fekete 吸引!推門進去詢問帥氣店員,才知道這個轉角店面只有外帶咖啡服務,內用請從旁邊的車道進去,天井擺放著許多露天座位,點餐是在左手邊的內用區。

IMG_6897

別懷疑,點餐就是正中間的這張木頭桌子,兩位 barista 很認真的手沖單品咖啡,以及製作義式咖啡,剛開始覺得有這麼大的工作桌好幸福,可是回到位置上看他們兩人忙碌的身影,突然感到這工作桌好赤裸啊!每個步驟都被顧客看在眼裡耶,我的天啊~

IMG_6899

這間咖啡店真的很文青,牆上展出的是當地藝術家或插畫家的作品(而且歡迎選購哦),並且陳列一系列文青周邊商品,例如插畫家作品的購物袋、明信片、杯墊等,即使不喝咖啡,也可以買買有趣的文青商品。

IMG_6903

廢話不多說,拿鐵的風味平穩,畢竟是義式咖啡機煮的,至於手沖單品咖啡(剛好咖啡豆是薩爾瓦多),我想是因為水注入的沖力過大,導致味道不夠細緻,有果香可是有些平淡,來不及綻放果香味道,有苦味畢竟悶蒸時間大約一分鐘(這有點太久了),總之,在歐洲還是選擇義式咖啡吧~

IMG_6902

不過,這家咖啡店是這趟旅程中很好喝的咖啡了哦!畢竟小公寓位處觀光區,其他星星等級不夠高的咖啡廳就顯得非常普通,我連那些店家名稱也都遺忘了……但是,許多咖啡店都有通往公寓建築裡頭的天井,設有露天座位,完全印象深刻,這樣的建築空間真的別有洞天、非常美麗,室內與戶外剛好可以使用不同的設計風格,尤其非常善加利用空間,誰說天井只能堆放各家雜物,擺放幾張木頭桌椅、盆栽,也可以幻想自己在歐洲大陸啊~

– – – –

店名:fekete

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feketekv/

【咖啡烘焙】肯亞咖啡/Kenya Thiriku AA

決定踏入咖啡世界,認真學習品嘗咖啡風味、咖啡烘焙的最初,當時乾爹咖啡店有一款來自肯亞的日曬咖啡豆,強烈的果酸味刺激味蕾,變成味蕾記憶庫中,很難忘懷的風味。所以,終於入手這支「Kenya Thiriku AA」自己玩烘焙!不過這支咖啡是水洗豆,相較於日曬豆,口感會更乾淨、更清晰,超期待。

喜愛單品咖啡的大家,對於肯亞這樣的咖啡生產國,都充滿信心,不只是肯亞咖啡的風味豐富:香氣強烈、果酸明顯,尤其是肯亞咖啡在採收完成後,都必須由政府設立的「肯亞咖啡局(Coffee Board of Kenya, CBK)」統一收購、進行杯測、區分咖啡等級,咖啡等級是以「顆粒大小」區分,包含重量和形狀外觀為標準,然後拍賣。因為具有較透明的商業購買流程,深受賣家喜愛。

肯亞的咖啡種植於海拔1400 – 2000公尺,緹利庫(Thiriku)產區位在高山區,是重要的精品咖啡產區,擁有肥沃的紅色火山岩土壤,雨水豐沛,良好的生態環境及咖啡加工技術,並且獲得世界雨林聯盟(Rainforest Alliance)認證。

這次買的是 AA 級,令我意外的是,喝起來勝過我在台灣幾間咖啡店標榜「AA+」或「AA top」的咖啡豆,我以為自己購買生豆的手氣這麼厲害!後來詢問咖啡友人,才瞭解上面這兩種其實不是肯亞的官方正式分級標準,推測是出口商?進口商?自行添加的商業因素考量,參考就好。

不過,AA 等級的咖啡真的不要錯過!我買了 500 克生豆,瑕疵豆只有 10 顆不到(真的!我也傻眼!根本超完美啊!是精品!絕對是精品!)我覺得自己根本就是把生豆倒出來,摸完一輪以後,全部裝到玻璃罐保存,而且生豆的味道就充滿濃濃的水果香氣,超爽,下次還要再買 Kenya AA!

IMG_6431

(照片中,左上角的一小堆就是瑕疵豆。剛剛認真數了一下,只有7顆?!)

 

【陪烘焙師喝咖啡】

第一次烘焙:聽見第一顆咖啡豆的波波聲,接下來30秒就出現密集一爆,因為想要留住花香與果酸,所以一爆過程約40秒就滑行下豆。

養豆72小時後,濾杯濾紙手沖(水溫 90°C,悶蒸時間為 40sec),咖啡粉與水的比例是 10g 沖 120ml。果酸的風味很像櫻桃,有酸有甜,口感很滑順,超棒!

【旅行中的咖啡香】捷克。布拉格。KAVÁRNA PRAŽÍRNA

嗜飲咖啡的人都知道,旅行途中,總會把咖啡店當景點,逗留許久。

這次在布拉格,本來也把「CAFE LOUVRE」和「GRAND CAFÉ ORIENT」納入採點行程,可是人在度假,身體變得超怠惰,根本不聽使喚,結果我們只找了住宿附近的咖啡店,卻意外的超好喝。

IMG_6728

店家門口非常不起眼,我對於往地下走的店家都直覺以為是餐廳,幸好門口的長椅上,有兩位客人端著咖啡喝、聊天,才沒有錯過!

歐洲的咖啡價格普遍這麼親民,畢竟歐洲飲品選擇廣泛,而且酒精類飲品才是高單價奢侈品,咖啡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場定位截然不同,我們私下都戲稱咖啡在歐洲是「銅板價」,反觀台灣完全是「搶錢鈔票價」,一杯美式咖啡常常 90、100 元,畢竟台灣咖啡市場主打精品路線,身價鍍金!

IMG_6726

店內空間很大,可是我們兩個對吧檯位置總是情有獨鍾,既可以看到店家忙碌的身影,還可以觀察來來去去的客人。雖然語言和文字陌生,但是看這些熟悉的咖啡產區文字,還有架上陳列許多熟悉的沖煮咖啡器具,咖啡就是大家走進這家店的相通嗜好!忘了說,咖啡真的好喝!

IMG_6725

– – – –

店名:KAVÁRNA PRAŽÍRNA

網址:http://www.kavarnaprazirna.cz/

【不專業社會觀察】上班族一點也不重要!

F有一群共同學習法語小夥伴們,有香港女孩(已經在英國居住十年以上)、中國小女孩(目前就讀劍橋大學部)和中國男孩(風靡中國女孩圈的高富帥),我們每三、四個月會約碰面,大多是慶生、開學、期末聚會或特別活動等。

某次聚會,突然聊到如果不是因為搬來英國,我就是個普通上班族,朝九晚五,完全不會考慮結婚這個選項,大概就會一直同居下去,想不到引起來小夥伴們的反駁與震驚XD

中國小女孩很是震驚,她說:結婚是一定要的呀!既然住一起,那就把婚結了!

香港女孩雖然比較淡定,但也表示,兩人在一起這麼久,當然還是得結婚。

最聰明的則是中國高富帥,他說,會不會是台灣對於婚姻的觀念不像大陸這麼傳統?

我和F對於這三人的反應,如此雷同,真的好意外!我原意是想表達在台灣我就是普通上班族,不會像在英國變成家庭主婦,雖然大家著重的點不同,但是大家似乎被「結婚」這兩個字給牢牢吸引!

像是中國小女孩在意的是,既然同居,那為什麼不乾脆結婚?有種暗示「同居人」身份不比婚姻關係穩固,在她看來,結婚是人生清單必須要做的事情。中國高富帥,雖然身為男生,而且表達方式避重就輕,但是言下之意,仍然表現出認同中國對於「婚姻」的傳統價值或期待,後續我們有聊到中國人普遍認為 25 歲左右可以結婚成家,但是台灣人平均結婚年齡是 30 歲左右,中國高富帥覺得台灣可以這麼晚結婚就已經與「傳統」有些牴觸,因此認為台灣的「婚姻」觀念已經與中國相差許多。倒是香港女孩的反應與我們身邊諸多友人的想法相似,許多友人的愛情從大學時代,長跑到適婚年齡,於是喜帖如轟炸機般在彼此 28 至 30 歲之間,持續轟炸著,我從來沒想過之前工作五年,年年都有喜餅拿,年年都要包紅包XD

還有一次,剛與J友人認識,對方聽到我提起F說了一句老公,問我:你這麼年輕就結婚了?我愣了一下:對啊!不過我們兩個只有去登記,為了搬來英國一起生活。我還記得J友人很可愛:登記就是啦!害我很是尷尬地解釋:對啊!因為我之前和其他人說結婚了,常常下一句都是被問婚禮辦得怎樣?婚紗照在哪裡拍?嚇得我都會第一時間趕快說我們登記而已,完全逃避婚禮話題。

當然啦,大家心中對於「結婚」都有一把尺,聽到有人(對不起,好像就是我)沒有考慮過「結婚」或是不認為「結婚」是人生大事,就會變身綠巨人浩克(還是酷斯拉?),讓我有種「結婚可以吃嗎?」的困惑感,吃飽飽、吃爽爽才是人生大事吧?結婚以後,萬一吃土怎麼辦XD

【不專業社會觀察】老子就是傲嬌

出門旅遊玩耍的節奏就是:出發前整天白日夢,回來後整天回味無窮。本來不想要這麼早將室友出賣的,總覺得,應該要等到我們不住在同一屋簷下再來賣臉(有臉可以賣嗎?)不過,旅行途中,在機場廁所發生類似事情,讓我在一旁哭笑不得。

去年搬來英國的時候,我們為了要租怎樣的房子討論很久,最後,決定搬進一棟有五間分租房間的大房子(共用廚房、餐廳和廁所),原本住著一位中國室友,慢慢地,搬進另一位台灣室友、一位英國室友、一位荷蘭室友。

今年二月份,中國室友和台灣室友相繼返鄉過年,我們倆人實在懶得返台面對長輩,都沒有逍遙自在的放假時間,不如就待在劍橋吧!那時候荷蘭室友還沒有搬進來,於是,只有我們倆和英國小哥,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天是週六,英國小哥不用上班,我們倆煮好晚餐坐在廚房隔壁的餐廳,突然聽見門開開關關的碰碰聲,緊接著就是蹦蹦蹦下樓的急切走路聲,從餐廳的門縫看出去,英國小哥穿著帥氣,出門啦。我還記得我笑著說,該不會英國小哥急著去酒吧,期待可以遇見別的對象吧?(那時候英國小哥有交往對象,可是他們的相處很微妙,感覺不出來周圍有粉紅戀愛泡泡,所以我總覺得他們處在觀望中的非封閉關係。)

吃完晚餐,耍完廢,要幹嘛?當然是洗澡啊!

咦?廁所門鎖上了?敲門沒有回應,門把就是轉不開,我有點疑惑的問F,這棟房子還有其他人嗎?(喂,這是鬼故事嗎?)F很淡定的說,那應該是英國小哥把門鎖起來了。我超級不能理解,啊?!鎖起來幹嘛?那他剛剛出門為什麼不跟我們說?!F聳肩很乾脆地說,不知道,等他回來再說吧。(那時候我們沒有廁所的備用鑰匙,不然我也知道拿鑰匙開不就解決了嗎!)

左等右等,英國小哥總算在半夜回來(其實我以為應該要更晚),F找他問問,廁所是否被他鎖起來?

英國小哥的臉上出現了黑人問號圖,說「不是我不是我啊!我出門前還好好的!我不知道欸!」

F只好換個方式溝通,「從時間上來說,你出門前都好好的,可是我們那時候在吃晚餐,之後發現鎖起來了,那也不是我們用的,現在這棟房子只有我們三個,所以現在該怎麼辦?」(哇~打從心底佩服F的直接發球:現在已經這樣了不如想怎麼辦吧。)

英國小哥持續堅持不是他,但是,F再次重申時間點的問題,所以,英國小哥態度有點軟化,慢慢的,非常、不坦率、非常、間接地,透露出可能是他會隨手關上廁所門,不小心就這樣了。

靠!(請原諒我)這哪招?傲嬌也有個程度吧!直接承認錯誤很難嗎?!竟然這麼不想承認錯誤,幹嘛還是擺出一副「我都會隨手關門,我好棒棒」的傲嬌姿態?!不然你就繼續否認到底呀!!

(現在想起英國小哥那時候的任何一句話,依舊是一肚子火,吼~)

事情最後當然順利解決(雖然還是由我們出面解決),英國小哥就是一副根本事不關己的態度,這次跟英國小哥的交手,完全應證了《瞧這些英國佬》的英格蘭人特性:死不認錯,裝死裝到底。我本來覺得那本書參考就好,畢竟書已經出版幾十年了,更不用說作者又花了多年做田野調查,我真的完全沒有想到英格蘭人的骨子裡真的存在這種性格,完全應證了遺傳基因,好奧妙(最好是基因啦),真的是充滿既視感!

【不專業社會觀察】 你怎麼知道!

最近抽出時間,以緩慢速度追韓劇,突然想起某次在韓國學校,關於「結婚」的小插曲。

那次我們練習的句型是「몇 살부터 ___ 할 수 있어요?(幾歲才可以__?)」M老師簡單畫一個表格,包含英國、日本、台灣、印度與芬蘭等,讓我們說說自己國家法律規定幾歲才可以開車、投票、喝酒與抽煙。

當我們練習結束,深深感受到台灣與日本處於亞洲地區,因為我們對於開車、投票的年齡規定都是20歲(後來我有跟日本媽媽說,日本已經修法改成18歲就可以投票,台灣也希望跟進)(補充說明,日本媽媽是帶著女兒一起來學韓文,因為女兒非常喜歡K-Pop,順便增進母女時光,以及練習日文,畢竟日韓好多字相通),英國與芬蘭都是規定18歲,咦?那我把印度歸類在哪裡?好吧,我必須承認,當印度女孩說印度也是18歲享有投票權時,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台灣真的輸給印度了嗎!大驚!(覺得非常羞愧)(遮臉)(好靠北的刻板印象,我好糟糕我知道,可是這麼政治不正確的想法居然是我的第一個念頭)(天啊~)(再度遮臉)

插播插播,台灣期望下修投票年齡的最重要主張是: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台灣人18歲以後,要負完全的刑事責任、服兵役、納稅等義務,也可以結婚、開車,但是要滿20歲才享有投票權!這18歲至20歲的兩年落差到底是什麼樣的價值判斷?我實在無法被說服。

好啦,回歸正題。

M老師當然也回應了韓國的情況,講著講著,M老師突然大叫:「我們忘記討論結婚年齡!有人知道結婚怎麼唸嗎?」英國爸爸很自然地發出「결혼(結婚)」兩字(一旁的日本媽媽點點頭,對,這個字跟日文一樣),M老師竊笑地問:「你怎麼知道?」英國爸爸皺眉、帶著抱怨的語氣說:「我當然知道!因為我太太每天都在看韓國電視劇,而且他們總是在結婚!」

哈哈哈哈哈,真的是哄堂大笑!連M老師都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最後解釋(在我看來是想要挽回面子哈哈),韓國的大家把結婚視為很重要,且必須要做的事,單身的人都會去紅娘牽線你我他有限公司,繳交一大筆會員費用,然後,開始相親,通常約在咖啡廳聊天,問問職業是什麼?年齡幾歲?家族有哪些人?M老師還強調,這是一件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不做的人反而很奇怪XDD

當下真的覺得超爆笑,又超荒謬,在同居觀念盛行、離婚率超高的英國,談論結婚是必須要做的人生大事,這件事情真的詭異透了!好像在鼓勵大家來結婚,然後體驗離婚,繼續創造高離婚率?好難懂。呃,好吧,既然我們在韓國學校,那就當作這是平行的韓國小星球吧。

【不專業社會觀察】阿珠媽是什麼?可以吃嗎?

數一數來劍橋的日子,竟然要滿300天了!?這三百天都在當遊手好閒的人妻,生活確實過得挺滋潤、挺爽的,可是,在這麼爽的人妻生活中,總還是會被英國生活習慣或文化差異刺激,每到這一刻,我都會深深被東、西方嚇呆,覺得腦袋結構怎麼這麼大不同。

人妻在劍橋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去韓國學校的偽學生時光,既可以重溫當學生的日子,又可以和熱愛K-Pop的英國女孩們相處,整個就是年輕女性費洛蒙大噴發XD

上週末,練習句型為「어떻게 해야 돼요?(我該怎麼做?)」於是,M老師設定了某些情況的字句,先練習英翻韓,然後,提出可能的建議方法。這是兩兩一組的小夥伴練習時光。其中的某情況是:我前陣子感冒生病了,可是工作很多,必須去上班,但是家事都沒做,而且老公都不幫忙,我該怎麼做?(以下省略韓文翻譯,哈哈哈)

第一組小夥伴分別是來打工度假的芬蘭女孩,以及軟體工程師的印度女孩,她們的建議方法是「要與老公討論一起做家事。」這個建議很正常,大家都沒有反應。然後,輪到第二組小夥伴,分別是帥氣英國爸爸(另一半是韓國媽媽),以及喜愛亞洲文化/東方世界的蘇格蘭小子,他們的建議方法是「要去看醫生並且多休息,家事就不要做。」M老師笑了一下,問英國爸爸會不會這樣建議韓國媽媽,英國爸爸非常爽朗的說當然!最後,第三組小夥伴,也就是我,以及在劍橋工作的馬來西亞女孩,我很直覺的說了:「要吃藥多休息,並且找阿珠媽來家裡做家事。」

哇哇哇,不得了!我剛說完,女孩們笑得好開心,尤其是M老師(忘了說,M老師是韓裔女性),可是男孩們都用詭異的眼神看過來!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說的建議哪裡奇怪,後來是M老師說了一句:「啊~找阿珠媽做家事在韓國有很多,可是英國行不通。」這一瞬間,我想到,英國人都自己做家事(或者不做),包含園藝,根本沒有找阿珠媽的概念,就算有請人幫忙做家事、整理房子,通常是為了把房子出租給房客,並且外包園藝(或是鋪上石頭,一勞永逸),總之,一切自助式!哇哇哇,我真心感謝兩位英國男士的詭異眼神,瞬間讓我的亞洲思維被凸顯!這實在太有趣!

在台灣的二十幾年,小學到國中時期,身邊的同學們家裡都有請打掃阿姨,可能每週一次,或是更頻繁,工作內容就是清潔,到了高中,許多同學家裡改成請外籍幫傭,所以,「找阿珠媽做家事/外包家務工作」的概念牢牢刻印在腦海,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尤其,就我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經驗,系辦工讀生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清潔打掃環境,每逢寒暑假,系辦也會請清潔公司協助清潔教室與辦公室,往往都要提前兩三個月預訂時間,否則根本排不上!此外,住在金門阿嬤家的日子,家裡的外籍看護同時必須負擔家務勞動(我們暫不討論聘僱外籍看護能否要求對方負擔家務,這是另外一個龐雜的話題),家務/清潔工作,就是一個完全可以花錢外包的血汗事業,可是,這件事情在英國行不通~為什麼?人事成本貴死了!不如自己買器具動手打掃吧~

【英國劍橋】獨特風味的Bould Brothers Coffee

不曉得為什麼從義大利旅行回來後,味蕾總不時地想念義式咖啡的香醇濃厚,搭配綿密奶泡,所以又繼續描繪已經停頓超久的劍橋咖啡店地圖,沒辦法,誰叫歐洲與英國是義式咖啡大本營。

會知道【Bould Brothers Coffee】是因為四月底 Hot Numbers Coffee 舉辦了一場劍橋自己的 Coffee Festival(我想是為了呼應四月初的 London Coffee Festival吧?)總之,這類型活動一定有不容錯過的 barista 好手比賽!於是,這對兄弟開的咖啡店,自然就出現在拜訪咖啡店名單上啦。

16711922_770965886385363_4363062133906590007_n(照片取自 Bould Brothers Coffee 臉書)

店家風格很文青,不得不承認這風格緊緊抓住我的目光:粉刷藍灰色與白色的木頭色調,搭配皮製的高腳板凳椅子,尤其,二樓座位空間很自在,完全不會被一樓的忙碌、吵雜且滿滿咖啡香給打斷或干擾。

最有趣的是這杯拿鐵!擁有義式咖啡特有酸味的拿鐵!哇嗚~真的很獨特!而且我特別喜愛咖啡的酸味,所以這杯拿鐵成為目前劍橋咖啡店中的第一名!轉頭大概看了一下店內陳列販售的義式咖啡豆,來自哥倫比亞,嗯哼~確實可以將酸味如此激發,同樣也醇厚的讓人喜愛,我想這來來往往的人潮,享受的就是這獨特的酸味,以及市中心的絕佳地位,逛街累了的最佳休憩踩點。

喝咖啡,談咖啡,當然也要喝「水」,談「水」。【Bould Brothers Coffee】店內提供的飲用水,是小黃瓜與薄荷葉一起浸泡的水!薄荷葉的清爽味道,將口腔的咖啡味完全淡化,同時更加深味蕾的記憶,清楚意識到剛剛那杯咖啡是多麼醇厚,完全是大絕招,怎麼不臣服。IMG_6417

 

– – – –

店名:Bould Brothers

地址:16 Round Church St, Cambridge, CB5 8AD

網站:http://bouldbrotherscoffee.co.uk/

【咖啡烘焙】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PAPUA NEW GUINEA ELIMBARI A

自從開始買咖啡生豆回家烘焙,「神秘國度」出產的咖啡豆,對我來說,都有強大的吸引力!像是巴布亞紐幾內亞(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常常被簡稱為PNG)。記憶中,高中地理課(緊鄰著印度尼西亞的國家)、歷史課(西方國家的偏遠殖民地),以及大學的社會學課堂(原始部落如何與現代社會/資本主義交互影響)都有出現,而且,我覺得人家國名很拗口,常常唸錯,老是不確定在哪個字後面加入「亞」,或是忘記有兩個「亞」字,總之,這個地理位置不易到達的國家,出產的咖啡豆絕對要嘗試一下。

IMG_6427

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嶼國家,西邊緊鄰著印度尼西亞,東部靠近所羅門群島,神奇的是,巴布亞紐幾內亞有高地,而且出產唯一的經濟作物:咖啡!最出名的就是「天堂鳥咖啡」,尤其是將天堂鳥咖啡銷往全世界的Sigri莊園,Sigri莊園位在西部高原的Wahgi山谷,平均海拔1600公尺,氣候涼爽,雨水充足,讓咖啡樹具有良好生長條件。

不過這是購買的咖啡生豆是來自東部高原的欽布(Chimbu),雖然東部高原較有名的咖啡產區是戈羅卡(Goroka),一直以盛產咖啡與金礦聞名。欽布(Chimbu)種植咖啡樹的歷史不長,可是擁有豐富土壤,高海拔,一年四季溫和氣候,加上良好的生豆處理:咖啡農會手工挑選成熟的咖啡櫻桃,並運送到戈羅卡處理場去果皮與發酵,經過水洗處理,以及日曬乾燥過程,就是目前廣受歡迎的蜜處理,以確保品質,讓咖啡豆擁有醇厚滋味,是評價極佳的咖啡豆。

【陪烘焙師喝咖啡】

第一次烘焙:一不留神,烘焙過頭,滑行準備下豆的一分鐘,滿滿都是二爆的啪啪聲。

養豆72小時後,濾杯濾紙手沖(水溫 90°C,悶蒸時間為 40sec),咖啡粉與水的比例是 10g 沖 120ml。果然非常醇厚,餘韻持久,可惜沒有果香也沒有酸味。

第二次烘焙:聽見第一顆咖啡豆的波波聲,接下來的一分鐘都是密集一爆,因為期待可以手沖出果香韻味,所以約10秒就滑行準備下豆,非常期待第二鍋。

養豆48小時後,濾杯濾紙手沖(水溫 90°C,悶蒸時間為 40sec),因為上次發現味道非常醇厚,所以咖啡粉與水的比例改為 10g 沖 150ml,依舊持久尾韻,前面喝有果香,果酸味道不明顯,但是!有甜味!而且是停留在口腔發現的,尤其那咖啡香氣整個在口腔中炸開,久久散不去!超好喝!